历史沿革


       天津大学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在天津大学计算机信息网络与教学中心(实验教学部分)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基础平台实验室基础上重新组建的。

       天津大学计算机信息网络与教学中心(实验教学部分)的前身是成立于1976年的“天津大学计算站”。1982年在天津大学计算站的基础上组建“天津大学计算中心”,借助世行贷款购买了一台中型计算机DPS-8、三台小型计算机DPS-6以及数十台终端设备和打印设备,开始大规模承担计算机程序设计等实验课程。1996年随着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成立,天津大学计算中心和网络中心合并,组建成立“天津大学计算机信息网络与教学中心”。1997年天津大学计算机信息网络与教学中心得到“211工程”约300万元经费的支持,购买了300台微型计算机,进一步扩大了承担实验教学工作的能力,开始全面承担全校计算机软件实验课程。2003年学校综合实验楼落成,在“985工程”约500万元经费的支持下,分两批购买了650台微型计算机,使天津大学计算机信息网络与教学中心的微型计算机总数达到950台,并且全面实现了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和全天候开放。在保障计算机文化基础和计算机软件基础两个层次计算机公共教学的同时,对全校各学院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使用计算机的教学提供技术服务与软件支持。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平台实验室组建于2004年9月,由当时的计算机硬件实验中心和计算机软件实验中心合并而成。计算机硬件实验中心的前身是成立于1979年的“数字逻辑实验室”、成立于1980年的“微机接口实验室”和成立于1982年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成立后,计算机系开始进行实验室的调整与整合工作,于2000年9月将数字逻辑实验室、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和微机接口实验室三个分散、独立的小实验室,整合为一个规模更大、功能更全的计算机硬件实验中心。承担计算机专业硬件基础和专业课程的实验和课程设计任务,并承担全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实验课程。

       计算机软件实验中心的前身是1979年建立的计算机教研室计算机机房,早期只有DJS130小型机、PDP8小型机、PDP11小型机。1983年成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之后,改为计算机系计算机机房,当时的设备就是PDPII小型机和DPS6小型机。80年代中期,购买了第一批微机。2001年9月成立计算机软件实验中心,在“985工程”115万元经费支持下,购买了120台微型计算机,将原来只承担计算机专业本科生软件实践教学任务扩展为可承担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软件实践教学课程。

       2006年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成立,学院所属实验室的构成也发生了变化,同时也为实验室的进一步整合提供了条件,经学院研究、报学校批准,将以上机构联合组建,成立了“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